川崎病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治疗

来源:民福康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持续高热、皮肤黏膜损害、颈部淋巴结肿大、心血管系统表现等,一般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

一、临床表现

1、持续高热

川崎病比较显著的临床表现是持续高热,通常起病急,热度高达39℃以上,且呈弛张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热程一般持续5天以上,部分患儿的热程可长达1~2周,甚至更长。

2、皮肤黏膜损害

皮肤黏膜损害是川崎病的另一重要表现。患儿在急性期可出现多形性皮疹,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侧端,皮疹形态多样,可为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等。此外,患儿还可出现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红伴有干裂出血、杨梅舌、手足硬性水肿或红肿等症状。在恢复期,患儿的手足硬肿与泛红趋于消退,而指趾末端开始脱皮。

3、颈部淋巴结肿大

川崎病患儿在起病后1~2天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均可受累,一般直径不大于1.5cm,触之柔软,但不可推动,无化脓。

4、心血管系统表现

部分川崎病患儿可出现心血管系统受累,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或后期的狭窄等。这些病变常在第2~4周出现,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生命。

二、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主要包括休息、饮食调整及口腔、皮肤护理。川崎病患儿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饮食方面,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以满足患儿的营养需求。同时,保持口腔清洁,用温水漱口,并注意皮肤清洁,勤换衣物,避免搔抓皮肤以防感染。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川崎病治疗的核心部分。阿司匹林是首选药物,具有抗炎和抗凝作用,可预防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用药需持续至患儿血沉及血小板恢复正常。此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也是重要治疗措施,可缩短病程、预防或减轻心血管并发症。若IVIG治疗无效,还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血栓形成风险。还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应遵医嘱,确保安全有效。

3、对症治疗

针对患儿的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如患儿出现高热,可采取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适当退热药物;若有烦躁不安等情况,给予镇静处理以缓解不适。

4、手术治疗

对于出现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如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移植或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等,具体需根据患儿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

治疗后,患儿需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血常规、炎症指标、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于已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需严格遵医嘱密切随访,复查炎症指标、心脏彩超及心电图等,以监测病情变化。

了解疾病
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瘤主要是指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局部或弥漫性扩张的情况,扩张后的动脉直径可超过正常冠状动脉的两倍,出现了瘤样性病变。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