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蛔虫病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在人体内所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
蛔虫病主要由感染性虫卵污染水、土壤、食物后,经口吞入感染所致。这些虫卵亦可能随飞扬的灰尘被吸入并咽下。蛔虫雌雄异体,雌虫每日平均产卵可达20万个。这些虫卵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下约经3周发育即具有感染性。一旦人经口摄入感染期虫卵,蛔虫幼虫会在人体内移行,最终在小肠发育为成虫。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存活1至2年,逐渐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蛔虫病好发于喜生食食物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感染蛔虫后,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发热、腹部绞痛、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阑尾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等并发症。
了解疾病
蛔虫病
蛔虫病属于肠道寄生虫病,比较常见,是由于蛔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或者蛔虫的成虫寄生在小肠所引起的,可通过粪口传播。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