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糜烂性胃炎应该怎么办

来源:民福康

慢性糜烂性胃炎通常可以采取调整饮食、去除病因、药物治疗、内镜治疗等措施进行处理。

1、调整饮食

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稀粥、面条、蔬菜汁、水果汁等,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酒精等。同时,应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胃部负担,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2、去除病因

对于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慢性糜烂性胃炎,需要进行根除Hp治疗。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者,应尽量停用或换用其他药物。此外,还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精神因素也可能影响胃部的健康。

3、药物治疗

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等,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硫糖铝等,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进一步损伤。若患者有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

4、内镜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活动性出血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内镜治疗。内镜下可以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处理,如注射止血药物、热凝止血等。对于较大的糜烂病灶,还可以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但这些操作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在治疗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了解疾病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指发生在人体上腹部的胃部、十二指肠部,以上腹部疼痛、餐后饱胀、嗳气、上腹部烧灼感、恶心想吐等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