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分泌性中耳炎需注意保持鼻腔和咽鼓管通畅、积极治疗鼻部和咽部疾病、避免耳内进水、避免长期使用耳塞等。
1.保持鼻腔和咽鼓管通畅
擤鼻涕时应避免同时按压双侧鼻孔,以免鼻涕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可采用交替按压单侧鼻孔的方法擤鼻涕。游泳时应避免跳水和呛水,以免水进入咽鼓管。
2.积极治疗鼻部和咽部疾病
慢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可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增加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风险。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改善鼻腔和咽鼓管通气引流。
3.避免耳内进水
在游泳、洗澡、洗头时,应注意保护耳朵,避免耳内进水。若水进入耳内,可将头倾向进水侧,单脚跳跃,使耳内积水流出,并用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
4.避免长期使用耳塞
长期使用耳塞会使外耳道处于封闭状态,外界声音无法进入,导致中耳内外压力失衡,从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应避免长时间使用耳塞,或选择合适的耳塞,并注意定期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