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宝宝是肠套叠

来源:民福康

肠套叠是婴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1岁以内的婴儿尤其多见,尤其以5个月至9个月大的婴儿更为多见。典型的肠套叠多发生在儿童身上,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呕吐、便血和腹部肿块,在小儿安静入睡后,这种腹部肿块更为明显。肠套叠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病毒感染有关。那我们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肠套叠呢?

1.阵发性哭闹

宝宝突然出现阵发性有规律的哭闹,持续约10-20分钟后会安静数分钟,如此反复,伴有呕吐。

2.呕吐

起初呕吐物为乳汁、食物残渣,之后可含有胆汁,晚期可吐出粪便样液体。

3.血便

宝宝的大便像果酱一样,是因为肠套叠后,肠黏膜受到损伤,引起出血,和肠黏液混合在一起形成的。

4.腹部肿块

在宝宝的右上腹部可以摸到一个腊肠样、光滑、不太硬的肿块,用手轻轻推它,还可以移动。

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腹部B超或X线等检查来确诊。如果确诊为肠套叠,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等。

总之,肠套叠是一种比较紧急的疾病,如果宝宝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等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了解疾病
淋巴结
淋巴结(Lymph node)是哺乳类动物特有的器官(水禽也有两对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常人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亦无压痛。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