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乳糜尿
乳糜尿是指尿液中混有乳糜状的脂肪颗粒,使得尿液呈现乳白色或混浊状态。
乳糜尿的出现通常与体内淋巴循环受阻或破裂有关。当淋巴管受损时,淋巴液中的脂质会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肾脏过滤后随尿液排出体外,形成乳糜尿。乳糜尿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液呈乳白色、泡沫多且持久不散的情况,有时还会伴有腰痛、发热等症状。长期存在乳糜尿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并发症。
乳糜尿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尿液检查,观察尿液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颗粒。治疗方面,饮食调整和体位引流可以缓解轻度症状,而对于重度或持续性乳糜尿,手术可能是必要的。
了解疾病
贫血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