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积水

来源:民福康

肾积水是指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蓄积后肾内压力增高,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缩,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状态。

肾积水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如尿路结石、肿瘤、炎症、外伤或先天性发育异常等。这些原因可能导致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从而在肾内蓄积。随着肾内压力的增高,肾盂和肾盏会逐渐扩张,进而压迫肾实质,导致其萎缩和功能减退。

肾积水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重度患者则可能出现腰部胀痛、恶心、呕吐、血尿等症状。长期肾积水还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甚至导致肾衰竭。因此,对于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较为重要。治疗方法包括去除病因、引流积水、保护肾功能等。

了解疾病
肾衰竭
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下降,主要分为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前者在初期可无任何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逐渐出现尿少、无尿、身体浮肿、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症状。后者可出现全身多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乏力、头痛、精神萎靡等神经系统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