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减病
甲减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导致的代谢降低疾病,可分为原发性、中枢性和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三类,症状取决于起病年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为补充甲状腺激素,需终身服药,预防关键是及时治疗甲状腺疾病等。
1.病因
甲减病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中枢性和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三类。其中,原发性甲减病占全部甲减病的90%~95%,由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中枢性甲减病则由下丘脑和垂体病变引起;而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在外周组织发挥作用缺陷所致。
2.症状
甲减病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起病的年龄。胎儿和新生儿期甲减病会导致胎儿大脑发育障碍,骨骼的发育和成熟延迟,出现以智力低下和身材矮小为特征的呆小症;儿童期甲减病会导致患儿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称为幼年型甲减病;成年型甲减病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早期可出现畏寒、乏力、便秘、懒言少动、动作缓慢、浮肿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心包积液和心力衰竭。
3.诊断
甲减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是诊断甲减病的最敏感指标,一般原发性甲减病患者TSH水平升高,而中枢性甲减病患者TSH水平降低或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病。
4.治疗
甲减病的治疗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常用药物为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目标是将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内,需要终身服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5.预防
预防甲减病的关键是及时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亢等甲状腺疾病,避免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减少辐射暴露等。
总之,甲减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如果出现甲减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正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