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1.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相通的唯一管道,其功能障碍可导致中耳内外压力失衡,从而引起中耳炎。常见原因包括:

机械性阻塞:如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等,可阻塞咽鼓管咽口,导致中耳负压,引起中耳积液。

功能障碍:如咽鼓管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黏膜肿胀等,可导致咽鼓管开放功能不良,使中耳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引起中耳炎。

2.感染:中耳炎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的病毒包括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途径包括:

咽鼓管途径: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或病毒可通过咽鼓管逆行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外耳道鼓膜途径:鼓膜外伤或鼓膜穿刺后,外耳道的细菌或病毒可直接感染中耳,引起中耳炎。

3.免疫反应: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导致中耳免疫功能异常,从而引起中耳炎。

4.其他因素:

擤鼻涕方法不正确:擤鼻涕时,如果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涕,可能会导致鼻涕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游泳:游泳时,如果污水进入外耳道,可引起外耳道感染,进而导致中耳炎。

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可并发中耳炎,特别是婴幼儿更容易发生。

吸烟:吸烟可导致咽鼓管黏膜纤毛运动障碍,影响中耳的排泄功能,增加中耳炎的发病风险。

中耳负压:乘坐飞机时,如果不注意做吞咽、咀嚼等动作,可导致中耳负压,引起航空性中耳炎。

总之,中耳炎的病因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对于儿童和成人来说,预防中耳炎的发生非常重要。保持鼻腔和咽鼓管的通畅、避免感染、正确擤鼻涕、避免吸烟等都有助于预防中耳炎的发生。如果出现中耳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治疗。

了解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指以鼓室积液、鼓膜完整、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