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为什么长冻疮

来源:民福康

冬天长冻疮主要与低温、湿度、血液循环和个人体质等原因有关。

1.低温

当皮肤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时,小动脉会发生痉挛性收缩。如果寒冷持续时间较长,小动脉会持续收缩,甚至导致血管麻痹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从而形成冻疮。

2.湿度

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更容易长冻疮,因为潮湿会加速身体热量的散失,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3.血液循环

当身体的血液循环不畅时,手脚等末梢部位就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皮肤营养不良,从而容易长冻疮。

4.个人体质

有些人的皮肤比较娇嫩,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在冬天长冻疮。此外,患有营养不良、贫血、内分泌障碍等疾病的人,也更容易长冻疮。

了解疾病
贫血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