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与酮体蓄积相关的代谢性酸中毒,主要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但也可能由饥饿、酗酒等因素引发。
酮体是肝脏中脂肪酸分解的中间代谢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在正常情况下,酮体产生量较少,并作为能量来源被身体组织利用。然而,当人体缺乏胰岛素或糖分供应不足时,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当酮体生成量超过身体组织的利用能力时,就会在血液中积累,导致酮血症和酮尿症。
酮体中的酸性物质在血液中积蓄过多时,会使血液变酸,从而引发酸中毒,即酮症酸中毒。该病症的临床表现包括多饮、多尿、体力及体重下降、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以及呼吸中有烂苹果味的酮臭味等。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脱水、休克、神志改变,甚至昏迷等症状。
了解疾病
昏迷
昏迷是完全意识丧失的一种类型,是临床上的危重症。昏迷的发生提示患者的脑皮质功能发生严重障碍,主要表现为完全意识丧失,随意运动消失,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迟钝或丧失,但患者还有呼吸和心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