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怎么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认为其病变在三叉神经的周围部分,即在三叉神经半月节感觉根内。根据病因学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可能与神经节内血管压迫有关:目前在大体标本及手术中观察到,部分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神经节内有迂曲的异常小血管襻,推测可能是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的原因。

可能与神经短路有关:也可能是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神经元同时接受两种纤维的传入冲动,即触觉及痛觉纤维。粗纤维的传入冲动使中枢产生了防御反应,而痛觉纤维的传入冲动则直接引起疼痛反应。由于两种纤维的传入冲动在脑内发生短路,导致疼痛的发生。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可能与三叉神经及半月节内肿瘤有关:此类肿瘤多起源于三叉神经鞘的神经膜细胞,也可起源于异位的睫状神经节,肿瘤可大可小,囊性或实质性,良性或恶性。

可能与脑干三叉神经脊束核及感觉核的异常放电有关:部分学者认为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是由于丘脑腹后内侧核的异常放电引起。

可能与血管畸形有关:由于供应血管的动脉硬化,迂曲,延长,而脑干穿支小动脉形成血管襻,亦可造成三叉神经痛。

可能与遗传有关:在对孪生双子和数百家族的调查中,发现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部分患者的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患者多在情志不畅或情绪激动时发病。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三叉神经痛的发病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以及头面部皮肤、口腔黏膜的机械刺激有关。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三叉神经痛患者日常要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常听柔和音乐,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

了解疾病
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即动脉粥样硬化,是指随着年龄增长或患有某些疾病导致动脉血管内膜发生破坏后出现脂类物质和坏死组织的沉积,导致动脉弹性减弱、管腔狭窄、动脉壁变硬的病理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