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疮和内痔疮区别
外痔疮和内痔疮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生部位、症状、治疗方法、检查方法等方面。
1.发生部位
外痔疮发生在肛管齿状线以下,即肛门外部。内痔疮发生在肛管齿状线以上,即直肠黏膜内。
2.症状
外痔疮主要症状包括肛门瘙痒、疼痛、肿块脱垂等。外痔表面覆盖皮肤,不易出血。内痔疮主要症状为便血、内痔脱出、肛门坠胀等。内痔通常在排便时脱出肛门,便后可自行缩回或手法复位。
3.治疗方法
外痔疮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如局部外用药物(痔疮膏、栓剂)、坐浴等。内痔疮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是使用药物(栓剂、口服药物)、注射硬化剂等。严重的内痔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内痔结扎术、内痔切除术等。
4.检查方法
外痔疮医生通过视诊、指诊等方法进行检查。内痔疮除了视诊、指诊外,还可能需要进行肛门镜检查,以更清楚地观察内痔的情况。
对于痔疮患者,尤其是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清淡、适量运动、避免久坐等,有助于预防痔疮的发生和加重。
了解疾病
便血
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便),均称为便血。便血只是一个症状,并非一种疾病。便血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病变的出血,但亦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