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疱疹性角膜炎

来源:民福康

疱疹性角膜炎是一种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可导致角膜溃疡、瘢痕形成,进而影响视力。

疱疹性角膜炎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HSV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疱液或污染物传播,而VZV则主要通过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的呼吸道飞沫传播。疱疹性角膜炎的症状包括眼红、疼痛、畏光、流泪、视力模糊等。在角膜受累时,还可能出现角膜溃疡、水疱、基质浸润等体征。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眼部检查来诊断疱疹性角膜炎。此外,还可能进行病毒培养、PCR检测等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病毒类型。疱疹性角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炎治疗和对症治疗。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炎症。此外,还可能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来减轻炎症反应。如果疱疹性角膜炎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角膜溃疡穿孔、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失明

了解疾病
失明
失明,又称为盲,指视力残疾中程度较重的一类。狭义指视力丧失到全无光感;广义指双眼失去辨解周围环境的能力。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