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为什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呢

来源:民福康

早产儿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先天储铁不足、铁摄入量不足、生长发育快、铁吸收障碍和铁丢失过多。

1.先天储铁不足

胎儿期最后3个月从母体获得的铁最多,足够出生后4-6个月的造血需求。但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母严重缺铁性贫血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2.铁摄入量不足

人乳和牛乳含铁量均低,出生后4-6个月后若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快

早产儿体重增长倍数较足月新生儿高,需铁量相对更大,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4.铁吸收障碍

食物中的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早产儿胃酸分泌较少,消化功能差,影响铁吸收。

5.铁丢失过多

胎粪中含铁量较高,且肠蠕动较慢,使胎粪中的铁吸收增加。若肠蠕动功能建立延迟,可使胎粪持续排出,导致铁丢失过多。此外,不合理的使用广谱抗生素,会抑制肠道细菌生长,使肠道中铁的吸收减少,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温馨提示

早产儿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铁的储存、利用能力均较差,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早产儿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补充铁剂,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同时,家长也应注意给早产儿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以保证早产儿的营养需求。

了解疾病
多胎
多胎妊娠是指一次妊娠子宫腔内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胎儿。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