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阳虚如何用药
治疗心肾阳虚的药物主要有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等,这些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殊人群需谨慎。
1.附子理中丸
由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2.金匮肾气丸
由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等中药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症状。
3.桂附地黄丸
是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加了肉桂和附子,增强了温补肾阳的功效。主要用于肾阳不足、腰膝痠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等症状。
4.济生肾气丸
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肉桂、附子、牛膝、车前子等中药组成。具有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痠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等症状。
以上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同时,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在使用药物时应更加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同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了解疾病
水肿
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人体约有5%的体液存留在组织间隙,穿梭于机体各种细胞核毛细血管之间。水肿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有明显的凹陷。中医称之为“水气”,亦称为“水肿”。水肿是一个常见的病理过程,其积聚的体液来自血浆,其钠与水的比例与血浆大致相同。习惯上,将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称为积水( hydrops )或积液,如胸腔积水、腹腔积水、心包积水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