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低血压有何区别低血压如何治疗
高血压与低血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诊断标准、症状表现以及发病原因等方面。低血压患者可以进行一般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
一.区别
1.诊断标准
高血压通常是指收缩压大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而低血压则是指上肢动脉血压值低于90/60mmHg。
2.典型症状
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心律失常、耳鸣、眩晕等症状;低血压患者则常感到头晕、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等。
3.病因差异
高血压可能是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低血压的发病原因则包括遗传、形体瘦弱、药物影响等。
二.低血压治疗
1.一般治疗
低血压患者应注重日常护理,如头晕时需缓慢坐下或躺下以防跌倒。饮食上应多饮水,及时补充水分,并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肉、豆制品等,以提高身体素质。
2.运动治疗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低血压患者可以适当进行锻炼,如慢跑、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增强体魄,提高血压。
3.药物治疗
对于病理性低血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升压药物,如盐酸米多君片、屈昔多巴胶囊等,以帮助升高血压。
以上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切勿自行用药或盲目治疗。
了解疾病
头晕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的感觉。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征、神经症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