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宫寒怕冷灸哪个穴位
治疗宫寒的特效穴位有关元穴、神阙穴、命门穴、八髎穴、归来穴,艾灸这些穴位可温肾助阳、散寒止痛。
1.关元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的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2.神阙穴
在腹中部,脐中央。主要用于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腹痛,肠鸣,腹胀,泄泻,痢疾,便秘,脱肛,水肿,鼓胀,小便不利,五淋,妇女不孕。
3.命门穴
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又名属累穴。为人体的长寿大穴。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命门穴为元气之根本,为水火之宅,五脏六腑之本。经常擦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并能治疗阳痿、遗精、脊强、腰痛、肾寒阳衰,行走无力、四肢困乏、腿部水肿、耳部疾病等症。
4.八髎穴
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髎穴”。八髎穴是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经常拍打八髎穴,可起到补益肾阳、温暖胞宫的作用,对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有一定的预防和保健作用。
5.归来穴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此穴的主治病症为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阴挺、不孕、腹痛等妇科病证;男科病证;以及水肿、小便不利等。
了解疾病
崩漏
崩漏,中医病名。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可发生在月经初潮后至绝经的任何年龄,足以影响生育,危害健康。属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相当于西医病名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