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原因及诊疗原则

来源:民福康

窦性心动过速原因通常包括生理因素、病理因素等,诊疗原则则包括明确心动过速类型、查明心动过速原因、针对病因治疗、观察与随访等。

一、原因

1、生理因素

窦性心动过速的生理因素主要包括情绪紧张、焦虑、剧烈运动、饮酒、饮用浓茶或咖啡等。这些因素通过兴奋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加快,但通常为一过性,持续时间较短。

2、病理因素

窦性心动过速的病理因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感染、发热、电解质紊乱、心功能不全等。这些疾病或状态可能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或机体为满足代谢需求而增加心率。例如,心肌炎患者可能因心脏炎症导致心率增快;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则因基础代谢率增高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而出现心率加快。

二、诊疗原则

1、明确心动过速类型

当患者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时,首先应通过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心动过速的类型。若心电图未发现心动过速,则可能与过度紧张焦虑情绪有关。

2、查明心动过速原因

对于确诊的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应进一步查明心动过速的原因。这包括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测、心肌酶谱等)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等)。

3、针对病因治疗

针对查明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心肌炎患者,应遵医嘱给予抗病毒、营养心肌等支持治疗;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则应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碘治疗等。同时,对于无明显诱因或病因的窦性心动过速,若伴有明显症状,可适当应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

4、观察与随访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随访心电图等指标。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可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对于病情不稳定或持续加重的患者,则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了解疾病
心悸
心悸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指人体自觉心脏跳动时有明显的不适感或心脏下沉感、心跳不规则、撞击感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