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怎么诊断

来源:民福康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征,包括心房率、房室传导比例、QRS波群、P波等,需排除其他疾病,诊断需综合考虑。

1.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但也可能无症状。

2.心电图特征:

心房率:通常为70-130次/分,节律规则。

房室传导比例:房室传导比例可以固定或不固定。

QRS波群:形态正常,时限通常小于0.12秒。

P波:逆行P波可出现在QRS波群之前、之中或之后。

3.其他检查:如心脏电生理检查、动态心电图等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诊断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诊断可能需要更详细的评估。

总之,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和其他相关检查,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了解疾病
心悸
心悸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指人体自觉心脏跳动时有明显的不适感或心脏下沉感、心跳不规则、撞击感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