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

来源:民福康

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基于典型的症状、心电图改变、心肌酶学升高,以及存在高危因素等,必要时需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1.存在典型的胸痛症状,或突然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

2.心电图检查发现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或压低,或出现新的异常Q波。

3.心肌酶学检测显示心肌酶升高,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等。

4.心脏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等,发现心肌梗死的相关证据。

5.存在导致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

6.除外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急腹症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典型的心肌梗死病例,诊断可能会更加困难,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等,即使症状不典型,也应高度怀疑心肌梗死的可能,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在诊断心肌梗死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介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以恢复心肌血液供应,保护心脏功能。

总之,心肌梗死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如果怀疑有心肌梗死,应立即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了解疾病
急腹症
急腹症(acute abdomen) 是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的症状和体征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急性腹痛。 腹疼有三类:内脏痛、腹膜刺激痛、牵扯痛(放射痛)。 病程特点:急、快、重、变化多端。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