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有哪些
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包括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心室充盈受限和心律失常,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1.原发性心肌损害:
心肌疾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
心肌梗死:是导致心力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心肌炎: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可引起心肌炎,导致心肌损伤。
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肌病、维生素B1缺乏性心肌病等。
2.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过重: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等,可导致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心室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引起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
容量负荷过重:如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先天性心脏病等,可导致心室容量增加,心室肌代偿性肥厚,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3.心室充盈受限:
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等,可导致心室充盈受限,影响心脏的前向血流。
缩窄性心包炎:心包慢性炎症可导致心包增厚、粘连,限制心脏的舒张功能。
4.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可导致心室率增快,心室充盈不足,心输出量降低。
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可导致心脏收缩无力,心输出量减少。
以上是心力衰竭的一些基本病因,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采取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等措施,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了解疾病
心肌损害
心肌损害一般是指患者的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或坏死后,造成其心肌的功能出现异常的情况。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