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来源:民福康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一、左心衰竭

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1.症状

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咳嗽、咳痰:咳嗽、咳痰是左心衰竭的常见症状,痰通常为白色泡沫样痰,有时可带血丝。

乏力、疲倦:患者常感全身乏力、疲倦,活动后症状加重。

心悸:左心衰竭可导致心脏收缩力减弱,引起心悸。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心排血量降低可导致肾灌注不足,出现少尿及肾功能损害。

2.体征

肺部湿啰音: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多位于两肺底,并可随体位变化而改变。

心脏体征: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增快,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二、右心衰竭

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1.症状

腹胀、食欲不振:胃肠道淤血可导致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与左心衰竭不同,右心衰竭患者的劳力性呼吸困难相对较轻。

2.体征

水肿:身体低垂部位对称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

颈静脉怒张:颈静脉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

肝脏肿大:肝脏淤血可导致肝脏肿大,伴有压痛。

心脏体征:右心衰竭时,心脏浊音界扩大,心率增快,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三、全心衰竭

全心衰竭是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同时存在的情况。患者同时出现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四、治疗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

2.改善心功能: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3.对症治疗:如吸氧、纠正心律失常、控制感染等。

4.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于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改善心功能。

5.心脏移植:对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五、注意事项

1.心力衰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2.限制钠盐摄入,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情绪激动。

3.注意保暖,预防感染,以免加重心力衰竭。

4.女性患者应注意避孕,避免妊娠。

5.定期进行运动训练,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了解疾病
避孕
避孕(Contraception)是应用科学手段使妇女暂时不受孕。主要控制生殖过程中的三个环节:一是抑制精子与卵子产生;二是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三是使子宫环境不利于精子获能、生存,或者不适宜受精卵着床和发育。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