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和鼻炎最大区别

来源:民福康

鼻咽癌和鼻炎最大区别难以明确,比较常见的区别包括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检查方法不同等。

1、病因不同

鼻咽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环境因素等有关。鼻咽癌患者体内存在EB病毒感染,该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外,长期接触甲醛、镍等化学物质,以及食用咸鱼等腌制食品也可能增加鼻咽癌的发病风险。

鼻炎的发生主要与过敏、感染、环境刺激、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过敏性鼻炎是鼻炎的常见类型,由过敏原引起鼻黏膜的炎症反应;感染性鼻炎则由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环境刺激如空气污染、化学物质刺激等也可导致鼻炎的发生;鼻中隔偏曲可影响鼻腔的正常通气和引流,导致鼻炎的发生。

2、症状不同

鼻咽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回缩涕中带血或擤出涕中带血,时有时无,多不引起患者重视,瘤体增大可阻塞后鼻孔,引起鼻塞,开始为单侧,继而双侧。还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头痛、复视等症状。颈部淋巴结肿大是鼻咽癌转移的常见部位,可单侧或双侧,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无压痛。

鼻炎的症状主要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过敏性鼻炎患者还可出现眼痒、流泪、结膜充血等症状;感染性鼻炎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萎缩性鼻炎可出现鼻腔干燥、鼻出血、嗅觉减退等症状。

3、检查方法不同

鼻咽癌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鼻咽镜检查、鼻咽部CT或MRI检查、EB病毒血清学检查等。鼻咽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咽部黏膜的病变情况,对可疑部位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EB病毒血清学检查可检测体内是否存在EB病毒抗体,对鼻咽癌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鼻炎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鼻镜检查、过敏原检测、血常规检查等。鼻镜检查可观察鼻腔黏膜的颜色、形态等情况,判断鼻炎的类型。过敏原检测可明确过敏原,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血常规检查可了解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如果出现鼻部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了解疾病
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弥漫性、进行性的鼻腔萎缩性病变,通常黏膜下血管、腺体、骨质等处发生萎缩,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可累及咽喉部,引起萎缩性咽喉炎。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