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中医穴位按摩治疗

来源:民福康

中医穴位按摩可缓解痛风症状,按摩太冲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穴位有一定作用,但需注意这只是辅助疗法,不能根治,患者还需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严重时应就医。

1.太冲穴

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按摩太冲穴可以缓解痛风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2.阴陵泉穴

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按摩阴陵泉穴可以促进体内湿气排出,缓解痛风症状。

3.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缓解痛风症状。

4.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摩三阴交穴可以调节肝、脾、肾三经的气血,缓解痛风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穴位按摩只能缓解痛风症状,不能根治痛风。患者在进行按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如果痛风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总之,中医穴位按摩是一种辅助治疗痛风的方法,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按摩治疗。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如果痛风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了解疾病
湿气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认为通过饮食、起居可以对湿气进行调节。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