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脾肾阳虚的中成药有哪些
脾肾阳虚可选附子理中丸、四神丸、参苓白术散、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中成药,需遵医嘱,并注意饮食,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1.附子理中丸
主要成分有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2.四神丸
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等组成,具有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的作用,对脾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泻有较好疗效。
3.参苓白术散
含有人参、茯苓、白术、山药、莲子肉等成分,具有健脾、益气、祛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
4.金匮肾气丸
主要成分有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等,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等。
5.右归丸
由熟地黄、附子、肉桂、山药、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等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成药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体质、症状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在服用药物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了解疾病
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病证名。脾肾阳虚证以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为特征。 由多由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气损伤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吸收不良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症。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