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膀胱炎是怎么引起

来源:民福康

急性膀胱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等,感染途径有上行感染、下行感染、局部直接感染、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好发于老年人、孕妇、免疫力低下者、尿路梗阻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者等人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1.上行感染

这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及其周围有细菌寄生,但一般不会引起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黏膜有轻微损伤时,细菌可沿尿道上行,引起膀胱炎。

2.下行感染

如果患有肾盂肾炎等疾病,细菌可通过输尿管逆行进入膀胱,引起膀胱炎。

3.局部直接感染

膀胱造瘘、导尿等操作,可使细菌通过外尿道口逆行进入膀胱,引起感染。

4.血行感染

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的细菌可经血行播散至膀胱,引起膀胱炎。

5.淋巴道感染

下腹部和盆腔的器官发生炎症时,细菌可通过淋巴道传播至膀胱,引起膀胱炎。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孕妇、免疫力低下者、尿路梗阻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者等人群,更容易发生急性膀胱炎。此外,性生活频繁、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也可增加发病风险。

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多喝水、注意休息等,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

总之,急性膀胱炎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会转为慢性膀胱炎,甚至引起肾盂肾炎等并发症。因此,一旦出现膀胱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了解疾病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由于微生物感染了患者的肾盂和肾实质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