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慢性支气管炎要注意什么

来源:民福康

得了慢性支气管炎后,应注意避免诱因、戒烟、规范治疗、加强营养、适量运动、预防并发症、家庭氧疗和保持良好心态,定期复诊。

1.避免诱因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与感染、空气污染、过敏等因素有关。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预防感冒;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动物毛发等;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2.戒烟

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应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以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

3.规范治疗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包括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同时,患者应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4.加强营养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长期咳嗽、咳痰,会导致营养流失。因此,患者应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5.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6.预防并发症

慢性支气管炎可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患者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7.家庭氧疗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家庭氧疗。患者应正确使用吸氧设备,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火灾等意外。

8.保持良好的心态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诱因、戒烟、规范治疗、加强营养、适量运动、预防并发症、家庭氧疗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方面。同时,患者应定期复诊,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进展。

了解疾病
水肿
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人体约有5%的体液存留在组织间隙,穿梭于机体各种细胞核毛细血管之间。水肿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有明显的凹陷。中医称之为“水气”,亦称为“水肿”。水肿是一个常见的病理过程,其积聚的体液来自血浆,其钠与水的比例与血浆大致相同。习惯上,将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称为积水( hydrops )或积液,如胸腔积水、腹腔积水、心包积水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