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心动过速是怎么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房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心律失常,病因包括心脏结构异常、离子通道疾病等,可导致心悸、头晕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导管消融、手术及生活方式调整。

房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心房以每分钟350次以上的频率发放冲动,引起心房协调收缩,通常可导致心悸、头晕、晕厥、心绞痛等症状。其病因包括:

1.心脏结构异常:如心房梗死、心房心肌病、心脏手术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心房结构和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引发房性心动过速。

2.心脏离子通道疾病:某些基因突变或疾病可能影响心脏离子通道的功能,导致心房电活动异常,进而引发房性心动过速。

3.其他因素:如过量饮酒、咖啡因摄入、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缺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心脏电生理特性或心脏负荷,诱发房性心动过速。

4.特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在没有明显结构性心脏病或其他明确病因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房性心动过速,这种类型的房性心动过速被称为特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对于房性心动过速的治疗,通常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发作频率以及潜在的心脏疾病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包括:

1.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通过调节心脏电活动来控制房性心动过速的发作。

2.导管消融:通过经导管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等方法,破坏导致房性心动过速的异常电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3.手术治疗:对于某些严重的房性心动过速或合并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手术治疗。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有助于预防房性心动过速的发作。

需要注意的是,房性心动过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等,因此如果出现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对于有心脏疾病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定期进行体检和心电图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房性心动过速。

了解疾病
体检
体检是体格检查的简称,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的身体检查。是医疗的诊断环节,是针对症状或疾病及其相关因素的诊察手段。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