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的中医治疗

来源:民福康

中医治疗习惯性流产主要从肾虚、气血两虚、血热、血瘀四个方面入手,采用补肾益气、温肾助阳、益气养血、滋阴清热、清肝解郁、活血化瘀等治法,结合具体症状进行辨证论治。治疗期间患者需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清淡,同时应积极治疗病因,并在怀孕期间注意保胎。

1.肾虚:

肾气不足:主要表现为屡孕屡堕,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治法为补肾益气,固冲安胎。方用寿胎丸加味,常用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等。

肾阳亏虚: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治法为温肾助阳,固冲安胎。方用肾气丸去泽泻,加菟丝子、杜仲、白术等。

2.气血两虚:

气血虚弱:主要表现为屡孕屡堕,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治法为益气养血,固冲安胎。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减,常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熟地等。

气血两虚: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头晕眼花,失眠多梦。治法为八珍汤气血双补,方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等。

3.血热:

阴虚血热:主要表现为屡孕屡堕,手足心热,口干咽燥,颧赤唇红。治法为滋阴清热,凉血安胎。方用保阴煎加减,常用生地、熟地、黄芩、黄柏、白芍、续断等。

肝郁血热:主要表现为屡孕屡堕,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治法为清肝解郁,清热安胎。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丹皮、栀子、柴胡、白术、茯苓、白芍、当归等。

4.血瘀:

气滞血瘀:主要表现为屡孕屡堕,小腹刺痛,拒按,情志抑郁。治法为活血化瘀,理气安胎。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柴胡、枳壳、桔梗等。

血瘀宫冷:主要表现为屡孕屡堕,小腹冷痛,得热则减,面色青白。治法为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常用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习惯性流产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注意饮食调理,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自然流产三次及三次以上者。近年国际上常用复发性流产取代习惯性流产,改为2次及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习惯性流产的原因大多为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子宫畸形、子宫发育异常、宫腔粘连、子宫肌瘤、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等。习惯性流产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疗法、病因治疗、免疫抑制疗法、子宫畸形矫正术等。习惯性流产患者在下次怀孕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内分泌检查、免疫检查、染色体检查等,以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在怀孕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注意饮食调理,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

习惯性流产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育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女性在备孕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治疗各种妇科疾病,为怀孕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在怀孕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注意饮食调理,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如果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处理。

了解疾病
腹痛
腹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其病因复杂,多数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多为腹腔内器官病变起,也可为腹腔外器官病变所致,因此在诊断时要全面考虑,详细分析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