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和急性胰腺炎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慢性胰腺炎和急性胰腺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病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治疗等方面。

1.病因:

慢性胰腺炎:常见病因包括长期酗酒、胆道疾病、高脂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包括胆道结石、酒精、暴饮暴食、高脂血症等。

2.症状:

慢性胰腺炎: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可伴有消化不良、腹泻、体重下降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导致脂肪泻、维生素缺乏等。

急性胰腺炎:主要症状为突发的上腹部剧烈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重症胰腺炎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3.病程:

慢性胰腺炎:病程较长,病情迁延不愈,可反复发作。

急性胰腺炎:病程较短,一般在数天至数周内缓解。

4.实验室检查:

慢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可发现胰腺分泌功能减退。

急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升高。

5.影像学检查:

慢性胰腺炎:B超、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等检查可发现胰腺纤维化、钙化等改变。

急性胰腺炎:B超、CT等检查可发现胰腺肿大、周围渗出等改变。

6.治疗:

慢性胰腺炎: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去除病因、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功能等。治疗方法包括戒酒、治疗胆道疾病、控制血糖、补充消化酶等。

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止痛、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等。重症胰腺炎需要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胰腺炎和急性胰腺炎的区别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对于有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了解疾病
重症胰腺炎
重症胰腺炎习惯上常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或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是常遇到的严重类型。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迄今仍是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的疾病。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