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扁桃体炎的区别
急慢性扁桃体炎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急缓、症状表现和病程长短等方面,具体分析:
1.发病急缓:
急性扁桃体炎:起病急,通常在疲劳、受凉等情况下突然发作,伴有畏寒、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慢性扁桃体炎:症状相对较轻,多因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而致扁桃体隐窝及其实质发生慢性炎症病变。
2.症状表现:
急性扁桃体炎:咽痛是最明显的症状,常为一侧性,吞咽时疼痛加剧。此外,还可能伴有高热、头痛、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
慢性扁桃体炎:可有咽干、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轻微症状。若扁桃体隐窝内潴留干酪样腐败物或厌氧菌感染,可出现口臭。
3.病程长短:
急性扁桃体炎: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通过及时治疗可迅速缓解症状。
慢性扁桃体炎:病程较长,可反复急性发作,甚至数年不愈。
4.检查结果:
急性扁桃体炎: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可有脓性分泌物。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
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多呈慢性充血,扁桃体表面可有瘢痕,凹凸不平,与周围组织常有粘连。有时可见隐窝口封闭,呈黄白色小点,其上盖有菲薄黏膜或粘连物。
5.治疗方法:
急性扁桃体炎: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同时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若出现高热等症状,可给予退烧药对症处理。
慢性扁桃体炎: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漱口液等控制炎症,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已成为引起其他器官病变的病灶,可考虑手术切除扁桃体。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患者,扁桃体炎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在某些情况下,扁桃体炎可能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正常反应,过早切除扁桃体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因此,对于儿童扁桃体炎,医生通常会更倾向于保守治疗。
此外,无论急性还是慢性扁桃体炎,都需要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在疾病发作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同时,应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扁桃体炎的发生。
如果出现扁桃体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