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与冠心病的区别
心绞痛和冠心病的区别在于定义、诱因、疼痛部位、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和缓解方式等方面,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心绞痛和冠心病虽然都属于心系疾病,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1.区别:
定义: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诱因:心绞痛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诱发;而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诱因与心绞痛相似。
疼痛部位:心绞痛的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而冠心病的疼痛部位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的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较清楚。
疼痛性质:心绞痛的疼痛性质常为压迫感、发闷或紧缩感,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锐性痛,偶伴濒死感;而冠心病的疼痛性质常为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有的患者自觉有烧灼感,但多无明显诱因,发作时患者被迫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持续时间:心绞痛的持续时间一般为数分钟,多在15分钟以内;而冠心病的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数分钟至数小时,甚至更长。
缓解方式:心绞痛一般在停止原来的诱发因素后即可缓解;而冠心病的缓解方式包括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
2.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
手术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
3.特殊人群:
孕妇:心绞痛和冠心病在孕妇中的发生率较高,且病情可能会加重。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的心脏功能逐渐减退,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发生率也较高。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和心绞痛。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同时注意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总之,心绞痛和冠心病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如果出现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