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有哪些表现

来源:民福康

流行性出血热是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1.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类似于感冒、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

2.低血压休克期

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发冷、口唇发绀、心慌气短、少尿或无尿等症状。

3.少尿期

主要表现为尿少或无尿、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嗜睡、抽搐、昏迷等症状。

4.多尿期

主要表现为尿量增多、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

5.恢复期

主要表现为体力恢复、精神恢复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老年人、儿童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后,病情可能会更加严重,甚至导致死亡。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流行性出血热,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触史。同时,在就医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了解疾病
昏迷
昏迷是完全意识丧失的一种类型,是临床上的危重症。昏迷的发生提示患者的脑皮质功能发生严重障碍,主要表现为完全意识丧失,随意运动消失,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迟钝或丧失,但患者还有呼吸和心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