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大便特点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发生肠套叠的患儿大便通常有如下特点:1、患儿在肠套叠发生早期的几个小时之内,大便一般是正常形态;2、随着病程的进行,大便逐渐减少或没有排便;3、发病后6-12小时内,机体的粘膜细胞可能会分泌大量的粘液进入患儿的肠腔内,此时临床上常见患儿排果酱样黏液血便,这是小儿肠套叠最典型的症状;4、部分患儿在肛门指检时可见血便的表现。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建议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及时积极治疗。

了解疾病
小儿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慢性肠套叠一般为继发性。急性肠套叠最多见于婴儿期,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男女之比为2~3:1。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感染有关。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