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嗜铬细胞瘤诊断标准

来源:民福康

恶性嗜铬细胞瘤临床比较罕见,早期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但通过影像学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可以对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提供依据,具体如下:

1、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磁共振成像、同位素131Ⅰ标记MIBG扫描等。如果是恶性恶性嗜铬细胞瘤,通过上述影像学检查,可在没有嗜铬细胞瘤的区域出现转移灶,例如脊柱、淋巴结、肝脏、肺等,并且肿瘤呈侵袭性生长。

2、肿瘤标记物检测

如果是恶性嗜铬细胞瘤,进行肿瘤标记物检测时,端粒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指标的活性表达会明显升高。

3、组织病理学

发生恶性嗜铬细胞瘤后,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也可发现肿瘤内部脉管内有恶性肿瘤细胞。

4、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也有助于诊断并鉴别嗜铬细胞瘤的良恶性,比如有SDHB基因突变的嗜铬细胞瘤需要考虑为恶性。

除此之外,血、尿、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升高,也提示嗜铬细胞瘤的恶性概率比较大,需要引起重视。

恶性嗜铬细胞瘤的预后一般较差,临床治愈率较低,但是患者采取规范治疗后可以延长生存期限。

了解疾病
淋巴结
淋巴结(Lymph node)是哺乳类动物特有的器官(水禽也有两对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常人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亦无压痛。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