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孩子抽搐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缺钙或高热惊厥引起,或由于低镁血症、癫痫等疾病导致,可进行具体分析。
1.剧烈运动
由于孩子较为活泼,若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会出现局部肌肉抽搐,后期可自行缓解。
需立即停止运动,可以按摩、热敷紧张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舒张痉挛的肌肉。
2.缺钙
由于喂养不当导致孩子出现缺钙,肌肉的兴奋性增强,引起肌肉痉挛,出现抽搐症状。
日常饮食可以增加牛奶、豆腐等钙含量高的食物,严重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钙片、碳酸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帮助提高血清钙浓度,缓解症状。
3.高热惊厥
若孩子体温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会引起高热惊厥,出现肢体抽搐、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症状。
进行物理降温,使用湿毛巾擦拭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促进体温下降,缓解惊厥现象。
4.低镁血症
若孩子血清镁离子浓度过低,会引起低镁血症,出现肌肉震颤、手足搐溺等症状,可出现肢体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神志错乱。
使用硫酸镁注射液、注射用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纠正不良反应,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引起肌肉麻痹现象。
5.癫痫
由于遗传、脑外伤等因素导致发病,发作时会出现抽搐、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小孩在发病期间没有意识。
发作期间避免孩子出现舌咬伤,日常可服用苯妥英钠片、卡马西平片等药物进行抗癫痫治疗,降低发作几率,且药物需遵医嘱服用,切忌自行停药。
除上述常见原因外,若患有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也会出现相关表现,需及时携带小儿就医,尽早治疗可以提高预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