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是由于垂体释放的什么引起

来源:民福康

尿崩症是由于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ADH)不足或缺乏所引起的。

抗利尿激素是一种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合成,并储存于垂体后叶的肽类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帮助维持体内的水平衡。当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不足或缺乏时,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大量的水分随尿液排出,形成尿崩症。

一旦出现尿崩症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浆抗利尿激素测定、禁水试验等,来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了解疾病
尿崩症
尿崩症是由于精氨酸加压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敏感性降低,造成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异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