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来源:民福康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可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咽黏膜及咽淋巴环炎症,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时易发病,其症状可表现为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主要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抗生素治疗和局部治疗。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咽黏膜及咽淋巴环的急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病。

1.症状

全身症状: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乏力、周身不适等。小儿患者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局部症状:咽痛为主要症状,吞咽或咳嗽时加重,常放射至耳部。部分患者可有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

2.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通大便,进流食或软食。咽痛明显时要注意尽早输液治疗,以避免感染扩散。

抗生素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首选青霉素,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若治疗2~3天后,病情无好转,高热不退,应分析其原因,改用其他种类抗生素,如有条件可在确定致病菌后,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局部治疗:常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含漱。对于反复发生急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可在炎症消退后施行扁桃体切除术。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扁桃体炎具有传染性,应适当隔离。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多饮开水,进流食或软食。平时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如果发现有急性扁桃体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了解疾病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分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正常淋巴结多在0.2~0.5㎝,常呈组群分布。每一组群淋巴结收集相应引流区域的淋巴液,如耳后、乳突区的淋巴结收集头皮范围内的淋巴液;颌下淋巴结群收集口底、颊黏膜、牙龈等处的淋巴液;颈部淋巴结收集鼻、咽、喉、气管、甲状腺等处的淋巴液;锁骨上淋巴结群左侧收集食管、胃等器官的淋巴液,右侧收集气管、胸膜、肺等处的淋巴液;腋窝淋巴结群收集躯干上部、乳腺、胸壁等处的淋巴液;腹股沟淋巴结群收集下肢及会阴部的淋巴液。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