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如何检鉴别诊断
急性肾小球肾炎需要与其他病原体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其他病原体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如链感后肾小球肾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可通过相应的病原学检查进行鉴别。
2.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常表现为持续性血尿,疾病后期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少尿或无尿、肌酐进行性升高,病理检查有助于鉴别。
4.慢性肾小球肾炎
多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来,也可隐匿起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部分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需要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5.过敏性紫癜肾炎
常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等表现,肾脏受累时可出现血尿、蛋白尿,肾活检有助于诊断。
6.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好发于年轻女性,可有多系统受累表现,如发热、皮疹、关节痛、口腔溃疡等,肾脏受累时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血清学检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可协助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进行体格检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抗链球菌溶血素“O”、补体C3等)、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对于疑似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的休息和治疗后可自行恢复。但在疾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同时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了解疾病
管型尿
管型尿主要是指肾小管内以蛋白质为主的物质凝固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肉眼不可见,借助尿沉渣显微镜可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