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前期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上感,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更易患病。由于上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应积极防治。根据上呼吸道感染前期症状,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1.普通感冒:
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有咽痛、听力减退、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等症状。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时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并发症:部分患者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患者可因感染直接蔓延,或炎症累及咽鼓管,导致急性鼻咽炎、喉炎、气管-支气管炎。以肺炎链球菌等化脓菌感染时,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上颌骨骨髓炎等。
2.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当吞咽时,疼痛可加重。有时可出现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等症状。检查时可见咽黏膜充血、水肿、腭弓、悬雍垂水肿,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疱疹逐渐消失,一般5天左右恢复。
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检查时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疱疹逐渐消失。
并发症:常可并发急性中耳炎、鼻窦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患者可出现病毒血症,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
4.急性咽结膜炎: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体检可发现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可因并发症而使病程延长。
并发症:可并发角膜炎、角膜溃疡,故又名咽结膜热。
5.急性扁桃体炎:
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咽痛明显,伴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检查时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可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领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并发症:局部并发症有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喉炎、急性淋巴结炎等。全身并发症有急性风湿热、急性关节炎、急性骨髓炎、心肌炎、急性肾炎、心包炎、心内膜炎等。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同时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特殊人群在上呼吸道感染时需要特别注意,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等。这些人群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后,容易并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肾炎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这些人群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这些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避免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