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症,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因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而感染。其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诊断主要依靠胸部X线或CT检查、结核菌素试验、胸水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胸腔穿刺抽液等。预防措施包括卡介苗接种、避免接触传染源、加强营养、定期体检等。
1.病因: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吸入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后,结核菌可在肺部引起原发感染。如果结核菌未能及时清除,可经血行或淋巴途径传播至胸膜,引起结核性胸膜炎。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患有某些疾病(如艾滋病)、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营养不良等,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增加感染结核菌的风险。
2.症状:
发热: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常伴有盗汗。
咳嗽:干咳或少量黏痰。
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胸痛加剧,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
呼吸困难:由于胸腔积液的积聚,会导致肺部扩张受限,出现呼吸困难。
3.诊断: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胸腔积液的存在和范围。
结核菌素试验:检测结核菌感染的一种方法。
胸水检查:抽取胸腔积液进行分析,如结核菌涂片、培养、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等。
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可辅助诊断。
4.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通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疗程一般为6-12个月。
胸腔穿刺抽液:对于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可进行胸腔穿刺抽液,以减轻症状。
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等。
5.预防:
卡介苗接种:新生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避免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力。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怀疑患有结核性胸膜炎,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