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抗结核治疗、胸腔穿刺抽液、对症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治疗需因人而异,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正处于高度过敏状态的机体胸膜腔中所引起的胸膜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伴病侧胸痛、气急等。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
休息:有发热、明显胸痛等症状时,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氧耗量和胸膜摩擦,避免过度劳累。
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抗结核治疗:
药物选择: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药物过敏史等因素制定。
用药时间:一般需要持续抗结核治疗6~12个月,过早停药可能导致疾病复发,过晚停药则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3.胸腔穿刺抽液:
目的:减轻胸腔积液对肺组织的压迫,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抽液量:首次抽液量不宜超过7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0ml。
注意事项:抽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心慌、面色苍白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抽液,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4.对症治疗:
发热: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咳嗽:可给予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溴己新等。
胸痛:可给予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5.手术治疗:
适应证:对于大量胸腔积液、包裹性胸腔积液、脓胸等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等。
6.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结核性胸膜炎属于“悬饮”的范畴,治疗应以清热利湿、理气通络为主。常用的中药有黄芩、黄连、栀子、薏苡仁、瓜蒌、薤白等。
中医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与西医治疗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同时,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照顾,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此外,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并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儿童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应根据体重、年龄等因素进行调整。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态,争取早日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