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慢性肝炎
活动性慢性肝炎一般是病毒感染、药物因素、自身免疫因素以及酒精因素、其他因素所致;常见治疗方法为一般治疗、对因治疗、对症治疗、肝脏移植等。
一.原因
1.病毒感染
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对肝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引起慢性活动性肝炎。其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它们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并在体内复制,导致肝脏炎症。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是乙肝病毒侵犯了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的病变。肝受损的原因是由于肝的免疫力,这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部分肝细胞产生的。
2.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需要长时间服用某些药物,如肝细胞毒性药物(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化学制剂等,会对肝脏造成损伤,从而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3.自身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肝炎也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一种类型,其发病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肝细胞视为外来物质并进行攻击,导致肝脏损伤。
4.酒精因素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进而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5.其他因素
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脂肪肝等也可能导致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发生。例如,长时间摄入过多高脂肪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脂肪在肝脏内沉积,引起脂肪肝,导致肝细胞受到持续性损伤。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保持良好的情绪,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如肥肉、奶油、蛋黄等,多喝水,保持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2.对因治疗
如果慢性活动性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导致,如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或干扰素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损伤。如果发病的原因和药物因素有关,或者患病后肝功能受损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保肝药物(如水飞蓟宾、甘草酸制剂、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维生素C、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治疗。
3.对症治疗
针对慢性活动性肝炎引起的腹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可以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缓解。
4.肝脏移植
对于病情严重、肝功能衰竭且无法从传统治疗手段获益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肝脏移植手术。手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排斥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