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鼻腔、咽、喉部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不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1.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可伴发细菌感染。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多发。
症状: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后鼻部分泌物可在患者咳嗽时经咽部咳出,引起咳嗽。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如无并发细菌感染,一般5~7天可痊愈。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发热、头痛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咳嗽明显者可选用止咳药,如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
2.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疼痛不明显。当吞咽时,疼痛可加重。有时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一般5~7天可自愈。
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喉镜检查可见喉部水肿、充血。一般1~2周可痊愈。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发热、头痛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咳嗽明显者可选用止咳药,如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如有细菌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1~2周。检查可见咽峡部充血,数个至数十个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发热、头痛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咳嗽明显者可选用止咳药,如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如有细菌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4.急性咽结膜炎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1~2周。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发热、头痛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咳嗽明显者可选用止咳药,如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如有细菌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5.急性扁桃体炎
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起病急,咽痛明显,多伴有高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可有脓性分泌物。有时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首选青霉素。如对青霉素过敏,可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疗程一般为7~10天。高热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咽痛明显者可含服喉片,如西瓜霜含片、草珊瑚含片等。
注意事项:
急性扁桃体炎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淋巴结炎等。如有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吞咽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应注意休息,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口腔清洁。
急性扁桃体炎具有传染性,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是儿童。患者应注意隔离,使用过的餐具、毛巾等应煮沸消毒。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