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与慢性胆囊炎区别是什么呢
急性胆囊炎与慢性胆囊炎的主要区别在于起病急缓、病因、检查和治疗的不同。
1.发病急缓
急性胆囊炎:起病急骤,多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右上腹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慢性胆囊炎:症状多不典型,常表现为右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不适或疼痛。
2.病因
急性胆囊炎:主要与胆囊结石、胆道感染有关,此外,胆囊管梗阻、Oddi括约肌痉挛等也可导致急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多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无急性胆囊炎病史,与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胆囊排空障碍等因素有关。
3.检查
实验室检查:急性胆囊炎患者可有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炎症表现;慢性胆囊炎患者可有肝功能异常。
影像学检查:B超、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胆囊炎,同时可发现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等病变。
4.治疗
急性胆囊炎: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补液、抗感染等;手术治疗一般采用胆囊切除术。
慢性胆囊炎:主要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低脂饮食、口服利胆药物等;对于症状反复发作、胆囊结石较大、胆囊壁增厚明显等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症状有时可能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对于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对于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胆囊炎等并发症。
了解疾病
肝功能异常
肝功能异常是指肝脏受到致病因素的损害导致肝脏功能代谢及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