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
脑膜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涵盖全身感染表现、脑膜刺激征、神经系统异常、皮肤黏膜改变及特殊人群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1、全身感染表现
患者多以急性发热起病,体温可达38-40℃,伴畏寒、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细菌性脑膜炎起病急骤,真菌性及结核性脑膜炎则呈亚急性或慢性病程。部分患者早期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如咳嗽、流涕,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
2、脑膜刺激征
颈项强直是最具特征性体征,表现为被动屈颈时阻力增高。克氏征(Kernig征)阳性即髋关节屈曲90°后膝关节无法完全伸直,布氏征(Brudzinski征)阳性为被动屈颈时双下肢不自主屈曲。这些体征提示蛛网膜下腔炎症反应,在结核性脑膜炎中可能出现较晚。
3、神经系统异常
意识障碍发生率约60-80%,从嗜睡到昏迷不等。部分患者出现局灶性神经体征,如肢体偏瘫、面神经麻痹。约30%病例伴发癫痫发作,以结核性脑膜炎多见。颅内压增高可引发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
4、皮肤黏膜改变
脑膜炎球菌感染时,70%患者出现瘀点瘀斑,好发于躯干及下肢,严重者融合成片伴中央坏死。结核性脑膜炎可见皮肤粟粒疹,隐球菌脑膜炎偶见面部痤疮样皮疹。部分患者口腔黏膜出现柯氏斑(Koplikspots),提示麻疹病毒感染可能。
5、特殊人群表现差异
新生儿常表现为前囟隆起、易激惹、吸吮无力,体温波动大。婴幼儿可出现脑膜刺激征不典型,以拒食、呕吐、惊厥为主要表现。老年人反应性降低,可能仅有低热、意识模糊,易漏诊。HIV感染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时,常以进行性加重的头痛为首发症状。
脑膜炎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脑梗死等并发症,遗留癫痫、智力障碍等后遗症。当出现高热伴头痛、颈部僵硬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腰椎穿刺检查。早期识别症状、规范抗感染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建议儿童按时接种流脑、肺炎疫苗,高危人群避免接触结核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