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病因有病毒、细菌感染等,可对症、对因及支持治疗,预防可通过保持卫生、避免前往密集场所、注意气候变化、加强锻炼、接种疫苗等方式。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特别注意。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根据病因不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
一、病因
1.病毒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等。
2.细菌感染
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病。
3.各种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感染后容易出现严重症状。
二、治疗
1.对症治疗
主要针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进行治疗,如发热、咳嗽、流涕等。可使用退烧药、止咳药、抗组胺药等缓解症状。
2.病因治疗
针对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进行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3.支持治疗
包括休息、多饮水、饮食清淡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三、预防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2.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
3.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4.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5.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可有效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
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引发高热惊厥,需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时使用退烧药。同时,要注意保持患儿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2.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免疫力较弱,上呼吸道感染后容易并发肺炎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防止出现其他并发症。
3.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上呼吸道感染后容易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这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及时接种疫苗,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总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缓解症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要特别关注,及时就医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