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早期有什么症状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可能出现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害、肾脏损害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咳嗽、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其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传播。
出血热即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以下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可能出现的一些症状:
1.发热:大多数患者在起病时会出现发热,体温可达到39℃至40℃,发热持续3至7天。
2.全身中毒症状:患者会出现全身酸痛、乏力、头痛、眼眶痛等症状。
3.毛细血管损害:表现为皮肤黏膜充血、出血,常见于颜面、颈部、胸部潮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4.肾脏损害: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5.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咳嗽、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早期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果您在流行季节(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内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老鼠接触史或去过疫区,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此外,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传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接触老鼠及其排泄物、分泌物。
2.保持室内清洁,定期灭鼠。
3.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被老鼠污染的食物。
4.避免在野外露宿,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
5.如有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总之,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如果您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传染给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