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什么原因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发病原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某些药物作用、过敏等,具体分析:
1.感染:
细菌感染:以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等。
病毒感染:常见的为流感、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等。
寄生虫感染:如蛔虫感染、钩虫感染等。
2.药物: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其他药物:如磺胺类、阿托品、碘化物等。
3.过敏:
食物过敏:如鱼、虾、蟹、蛋、牛奶等。
药物过敏:如青霉素、磺胺类、解热镇痛药等。
花粉、尘埃、昆虫叮咬、疫苗接种等。
4.其他:
寒冷刺激、精神紧张、内分泌失调等。
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多数患者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伴有低热、乏力、纳差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关节症状。皮肤紫癜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表现,常对称性分布于双下肢伸侧,可累及臀部及上肢,躯干部较少受累。紫癜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数日内消退,但可反复发作。除皮肤紫癜外,还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肾脏损害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颅内出血、肠梗阻、肠套叠等严重并发症。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主要包括去除病因、抗过敏、对症治疗等。对于有感染因素的患者,应积极抗感染治疗;对于有过敏因素的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对于有腹痛、关节痛等症状的患者,应给予对症治疗。此外,还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过敏性紫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饮食应清淡,富含营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总之,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炎,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多样。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



